A大台北新聞人物專訪公益社福地方新聞文化教育民生生活生活綜合

以愛助礙 以愛為師 專訪圓緣會理事長:李玉嬋教授

[照生新聞記者 盧彥戎/台北報導]

以愛助礙,歲末感恩餐會於12月28晚上於台北市民權東路熱鬧舉辦現場冠蓋雲集,聚集了不少政商名流如:良機企業集團董事長張廣博、前立委吳育仁等人。作為主辦單位的圓緣會到底有甚麼樣的魔力可以讓這些人放下繁忙的事物前往參與如此溫馨熱鬧的宴會呢?理事長李玉嬋教授又是如何勾勒未來的發展方向?

683240
左一為生死學學會的秘書長 王別玄;左二為圓緣會理事長 李玉嬋教授;右一為知名著作 寵物送行者的作者 游益航;右二為知名寵物溝通師 張瑞雲(圖/張瑞雲)

 

起心動念

圓緣會的起源其實是一群人懷抱著感恩的心的產物,只是固定每個月聚首暢談大小事的一群朋友在某次的聚會所閃現的一個念頭,既然彼此都擁有一片天,既然彼此都是會感恩社會國家的賢達,何不把這樣的心念化為行動?同樣是聚首聚餐,為什麼不要利用這樣的機會從事公益活動,透過凝聚眾人做公益來達到感恩這個社會的實體作為呢?

畢竟同樣的一頓飯,既然暢談風花雪月的價值與實際拿出一半的費用拜訪關懷身心障礙者設施的價值具有天差地別的差異,在講台上告訴學生要塑造與提供自己的價值的我們,不是更應該身體力行嗎?

S 93011971 0
圓緣會成員合影:中間上方穿著白色外套的短髮女性為圓緣會理事長:李玉嬋教授(圖/張瑞雲)

 

以愛助礙以愛為師以愛合力

雖然圓緣會不是大企業,我們的成員也不是招風喚雨的大企業主,雖然我們都只是市井小民,但我們相信,只要集合我們眾人的資源所成就的公益還是有辦法幫助到台灣所有的有需求的人,實際上,我們這十一年來,所協助到的人其實也不亞於一間大企業的投入。

 

而在多年來從事愛心公益活動後卻發現,如果我們只是單純地帶著愛心物資前往這些特殊教育機構,往往會打擾了原本的生活作息。因為這些特殊的孩子們心思都過於善良與單純,往往會讓他們才剛吃過一餐,就因為我們帶去了食物,為了要回應我們的善行,而勉強自己不斷地進食,反而讓我們的好心做了壞事。

 

就在我們苦思如何能夠真正地給予幫助的時候,無意間發現到一個良方:畫畫。因為畫畫不僅不會影響到對方的原有生活,透過教導他們畫畫的方式,可以讓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願意放下防心跟我們接觸,透過畫畫可以讓我們培養感情,久而久之就能成為可以講出真心話的好朋友,自然就能夠知道他們的真實需求是甚麼。

 

同時我們也發現,每每遇到了節日,我們都一定會購買許多花束進行慶祝,但到最後,這些花束到哪裡去了?這樣難道不也是一種浪費資源的樣態呢?既然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有這麼好的才華,為什麼我們不要以畫代花,定期舉辦愛心義賣呢?

S 93011973 0
會場中所展示的正在義賣的由身心障礙者的美麗畫作(圖/張瑞雲)

 

未來展望:

台灣人每個人都有愛心,也都願意投入公益活動,同時我們卻也發現,台灣人其實不是哪麼的了解台灣到底有多少不同種類的身心障礙者以及不同的需求,像是有些行動不方便者的需求是一份工作、有些人所需要的則是陪伴與關愛;此外,這些遇到困境的家庭,每個人心中的負荷都很大,其實他們需要是彼此間的扶持與協助,甚至透過彼此的交流抒發心中的情緒,所以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所有人能夠了解台灣的身心障礙者現狀,讓所有遇到困境的家庭獲得幫助。同時也號召所有人,以每個人每個月五百元,每十個人為一個單位的方式認養一個身心障礙者的家庭。

(總瀏覽數: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