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牛津大學陳子瑄團隊研究揭示 亞裔女性罹患肺腺癌機率高兩倍

【照生新聞記者 澄石/台中報導】
牛津大學奈菲健康科學院(Nuffield Department of Primary Care Health Sciences)進行的一項歷時15年、涵蓋英格蘭超過1750萬人和超過84,000例肺癌病例的研究,揭露了種族與社經地位對肺癌風險的深刻影響。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歐洲健康》(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被認為是英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肺癌研究之一,具有重要醫學和社會意義。
研究結果顯示,45歲以下亞裔女性罹患肺腺癌的風險比白人女性高出兩倍,突顯了肺癌在不同種族間存在顯著差異。陳子瑄博士(Daniel Tzu-Hsuan Chen)指出,肺癌風險不僅與吸菸習慣有關,還深受種族背景和社會經濟地位影響,這進一步證實了健康不平等現象的存在。
此外,研究發現經濟條件較差的人群罹患肺癌的風險比經濟條件較好的族群高出兩倍。該結果強調了貧富差距對健康的影響,說明在資源相對不足的環境中,民眾更容易因缺乏預防與早期診斷措施而罹患重大疾病。研究還發現,相較於非吸菸的女性,吸菸的男性被診斷為晚期肺癌的機率高出兩倍以上,顯示吸菸與肺癌進程間的強烈相關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亞洲地區的肺癌病例佔全球大多數,並且亞洲也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56.1%。2023年的數據顯示,僅亞洲地區就有超過130萬名肺癌患者。牛津大學Julia Hippisley-Cox教授指出:「肺癌是全球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每年造成超過180萬人死亡。本研究為理解種族背景和社會環境對肺癌風險的影響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
陳子瑄博士表示,這項研究不僅為高風險族群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提供了參考,也有助於醫療機構和政策制定者更精確地鎖定需要關注的群體,進而減輕醫療負擔,推進健康平等。他進一步指出,根據台灣國健署數據,癌症已連續41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且台灣癌症死亡率高於全球平均。這顯示肺癌等重大疾病防治仍需更大投入與政策支持。
英國最大型肺癌研究發現研究肺癌發病率的種族差異,亞裔女性患肺腺癌風險高兩倍,且存在顯著貧富差距。該研究發表在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歐洲健康」期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epe/article/PIIS2666-7762(24)00292-8/fulltext)
這項研究受到多方資助,包括DART專案、Innovate UK、QResearch、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等單位的支持,其重要發現引發學界及社會的廣泛關注。
英國牛津大學陳子瑄博士Nuffield Department of Primary Care Health Sciences
研究原文: Ethnic disparities in lung cancer incidence and differences in 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England –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