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海大USR 與和平島共同將傳統市場打造成為歷史畫展

(記者 何明弘 基隆報導)

和平島是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重要的貿易據點,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 福州人與巴賽族原住民在和平島形成一個跨國市集,西班牙人也稱之為「聖薩爾 瓦多大街」,漢人則稱之為「福州街」的「小澗內」(對於西班牙人而言稱之華人 的聚落為「Parián」,中文稱為「澗內」),等於現在的「唐人街」。隨著基隆產業 的轉型,和平島居民大幅減少,連帶影響和平市場的發展。和平市場不僅攤位縮 減、消費人潮流失,而在疫情爆發後此情況更為嚴重。然而市場屋頂破損嚴重, 下雨天時常漏水,造成採買不便,再加上市場管理資金不足,設備老舊無力維修 讓和平島市場衍伸許多衛生與安全的問題。2019 年和平島考古挖出諸聖教堂遺 址,緊鄰的和平島市場也開始被學者重視。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USR/B「打造和平 島國際旅遊島-和平島及其周邊地域創生與永續發展」團隊用圖像故事把沒落的 和平島市場打造成充滿藝術氣息的藝廊,並與社寮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重新整建社 區關懷據點成為和平島旅遊資訊站,提供旅客和平島旅遊資訊。

團隊將歷史悠久 富含人文情懷的和平島市場當作展覽的會場,從 12 月 17 日開始展到 2022 年 2 月 28 日,12 月 17 日開幕當天還舉辦小澗內市集,邀請在地商家與美食在傳統 市場內擺攤,凡報名參加者就能獲得 40 元商品券。歡迎各位一起來和平島感受 和平島市場的歷史。

活動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軸規劃

這篇文章 基隆海大USR 與和平島共同將傳統市場打造成為歷史畫展 最早出現於 台灣電報(台灣新聞電子報)。
(總瀏覽數: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