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心、海洋情」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照生新聞記者 陳昜羊/基隆報導】
林福蔭(詩人船長)昨日 4/19 接受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所長 張景福以及莊慶達教授的邀請參與海洋系列專題演講「藝術心、海洋情」。

林福蔭船長討海生涯60餘年,就讀八斗國中補校時啟發創作靈感,經常在海上獨自吟詩作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八斗子漁鄉工作室發行八斗漁鄉社區報,邀請林福蔭船長開闢專欄「新詩‧心思」,船長也因此開始將人生所見、所思化成創作能量,注入詩句中,除了獲得許多文學獎的肯定,至今也出版詩集5册,受到不少重視海洋文學教育的師生朋友喜愛,因為受到八斗仔漁鄉工作室的鼓勵,持續不斷創作,積極進取的態度加上勇於嘗試與學習,當然少不了這方面的天賦,讓林船長不論在詩、書、畫、作詞作曲都有非常令人讚賞的成果,另還有微電影的作品,這也就是林船長持續創作的指標,把有關八斗子的故事用影音記錄。

林福蔭船長,述說著十五歲時,由於父親車禍使得家中頓失經濟支柱,不忍母親為經濟掙扎,身為長子的他堅強地承擔起家中的生計,跟著親戚上漁船開始討海生活,他努力自學捕魚的技術,不到三十歲,就跟四叔承接了船齡超過十五年的集興號,成了獨當一面的船長。然而,獨自創業的他帶著「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在沒有學習資源的狀況下,靠著自己的毅力在海浪中闖蕩,不間斷地詳細紀錄了天氣狀況、潮流動態、漁場變化、海水顏色、漁獲種類等等,累積了並且自行透過繁複的交叉比對以更瞭解大氣、海洋與漁業的關係,讓自己能在競爭激烈的漁業場域中穩穩立足,數十年間所累積下來的龐大資料,記下了船長與海搏鬥的豐富經驗,更在無心中成為海洋科學統計分析重要而關鍵的資料。
勇猛的旗魚標手、也是燈火船指揮者的林福蔭船長,為了生存與海搏鬥數十年,在洶湧的海洋中磨礪出堅毅的性格,但強勁的海風卻沒有磨蝕掉他豐沛的情感,他對事物和生命的熱情展現在他喜歡觀察和記錄的個性上,船長說,從小他就喜歡畫畫,而五十歲那年到八斗國中復學後才開始慢慢累積詩的創作,其作品有〈憶‧刺丁挽〉一詩中紀錄了過去八斗子漁人驕傲的標旗魚技術,並將海洋、討海與人生的哲思轉化成〈人生〉、〈討海人〉等詩句,也將對母親辛苦一生的疼惜寫入〈母親的背影〉善於觀察和構思的船長提起畫筆,描繪出詩中的情景,在繽紛的色彩中摻入討海的豐富經驗以及自然科學知識,讓畫布說起更多關於海浪、漁業和人生的故事,從在海上討生活到不懈地投入藝術創作,船長說「有夢人不老」,因為過去辛苦的人生經歷,讓他更把握現在的時光積極學習,並渴望嘗試更多自己喜歡藝術事務,留下更多海洋與人生的美麗註腳。未來,船長也將乘著靈感的小船,航向更廣袤的海洋,繼續擁抱海浪、耕耘創作。
更多林福蔭船長的訊息請參考:

4/19 現場直播:
https://fb.watch/j-mKLhI0sc/?mibextid=qC1gEa
https://fb.watch/j-mroLoiQz/?mibextid=qC1gEa
「八斗子商圈聯盟網站」
https://www.badouzi.com.tw/store-8.html
微電影「詩人與海」- 八斗子船長詩人 – 林福蔭的故事,由基隆社區大學製作 。
https://youtu.be/z7YFWJ9HDgQ